广西科创农业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位于崇左市江州区,自主研发了可加载5G车载智能终端系统的农机装备,制造了多种甘蔗生产机具,如中小型甘蔗整秆智能联合收割机、甘蔗种苗取芽机等,并在技术研发上成果显著,获得多项专利,在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公司围绕甘蔗“耕、种、管、收”,通过研发制造农机具、建设大数据平台、创新运营模式,推动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数字化,为蔗糖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一)场景背景
在国家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蔗糖产业亟需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广西作为我国蔗糖主产区,甘蔗生产存在机械化水平不足、数据流通不畅等“卡点、堵点”问题。为实现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可视化与信息化,打通数据壁垒,构建闭环数据体系,广西科创农业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立足智能农机与智慧终端系统研发,积极探索创新。
工作流程图
(二)场景应用
公司建成甘蔗生产大数据平台2.0版,可实时监管农机作业,精准采集作业面积、行驶轨迹等数据,为生产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持续强化机具研发制造,计划扩大甘蔗整秆收割机产能,并研发生产多种甘蔗种苗相关机具,以满足广西甘蔗生产需求。
(三)主要技术
1.强化全产业链农机具机械化智能化研发,结合5G终端系统,实现“机械化+智能化”深度融合;
2.依托全程机械化和智能化数据采集,在示范基地探索甘蔗种植最优技术组合,形成高效生产模式;
3.基于智慧农机开发,完善服务多方的大数据平台。
(四)运营模式
前期以甘蔗整秆智能收割服务订单为核心,协同管控生产全过程;组建专业服务队降低运营成本;搭建免费大数据平台,后期依据流量收取服务费用,保障平台可持续运营,推动甘蔗生产模式革新与产业升级。
农机服务大数据平台
(一)经济效益
甘蔗整秆联合收割服务队借助大数据高效调度,收割效率大幅提升,可完全替代人工收割。以全区糖厂总日榨能力59.2万吨计算,人工收割59.2万人,整秆收割仅需1.48万台农机(配2.96万人),节省56.24万人,显著降低人力成本,为企业和蔗农带来丰厚经济收益。
(二)社会效益
1.资源整合共享:智慧农机与大数据平台打破数据壁垒,整合多方资源。帮助蔗农解决农机调度难题,提供普惠金融便利,简化农担贷款流程,未来还可拓展土地租赁交易等功能。
2.劳动成本降低:大数据服务为糖厂和蔗农带来便利,糖厂减少农务人员与数据上报工作,提升效率;整秆收割机每台可替代40人劳作,公司30台机械一个榨季(90天)可节省人工费648万元,减少10.8万次人工用量。
3.收割损耗下降:甘蔗整秆收割机以低扣杂率、低损耗获认可。相比切段收割,其入土2厘米切割,每亩多收300公斤,且糖厂不扣杂,而切段收割因蔗汁流失和氧化,蔗农综合损失率高达12%—23%。
崇左市江州区智能农机案例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创新与模式优化,在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数字化方面成效显著,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该模式组建专业化服务队伍,整合多方资源,全方位服务蔗农,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来源 |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编辑 | 孔悦然
审核 | 吴 军 邓 达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选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