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双抢”时节,广西丘陵山区的农田里,微耕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这些“铁牛”正接受着一次次严格的质量考验。
近日,自治区农机中心、柳州市农机中心与融水县农机中心到融水县四荣乡东田村上落尤屯联合开展微耕机质量调查工作,给“赋闲在家”的微耕机做“体检”。
微耕机质量调查场景(一)
“好的机器开起来振动小,噪音小,干活轻松,安全设计也到位,用着放心。”“有的牌子铁皮太薄,齿轮箱用不了多久就哗哗响,根本不经用。”“售后太重要了,最好在县城或镇里就有维修点,随叫随到不敢想,但起码零件要好配。”在该屯,几个微耕机用户讨论起微耕机头头是道,有赞许,有吐槽,有期待。
调查内容:全方位评估农机质量
此次质量调查全方位覆盖微耕机的各项性能指标。调查重点包括不同品牌微耕机的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及售后服务情况。
调查人员认真记录用户反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生产企业及当地经销商,并督促他们优化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推动丘陵山区适用农机装备质量整体提升。
在调查的同时,工作人员还指导农户科学选购适用农机,提升使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这种面对面的指导方式得到了农户们的广泛欢迎。
区域范围:覆盖广西多市县
今年,广西对微耕机的质量调查并非仅限于融水县。6月,自治区农机中心就制定了详细的微耕机产品质量调查实施方案,调查范围覆盖31个县(市、区)。
本次调查范围从农机购置补贴系统中选定,并结合广西各地微耕机分布、遵循用户在当地对某机型产品购买量较大、使用范围更广、具有区域代表性、能够反映被调查产品的真实使用情况等因素确定柳州市融水县、三江县,桂林市龙胜县、资源县、恭城县等31个县区,调查广西容县新桥微型手扶拖拉机有限公司等14家农机企业及其生产的14个型号产品,总数为140台,从2023年购买且享受购机补贴政策、均使用一个作业季节以上的微耕机用户中抽取,调查样本优先选取发生过投诉和伤害事故的用户,重点调查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和处理情况。
历史沿革:持续多年的质量跟踪
广西对微耕机的质量调查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持续多年的系统性工作。
早在2014年,广西农机主管部门就制定了详细的微耕机产品质量调查实施方案,调查范围覆盖38个县(市、区)。
2021年,自治区农机中心开展了果园轨道运输机和微耕机质量调查工作。同年8月3日,调查组在隆林县新州镇民强村、民福村,者保乡和平班镇对果园运输机和微耕机开展调查。
2022年7月14日至15日,钦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市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站)就组织钦南区、钦北区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对辖区内开展田间管理机具(小型微耕机)产品质量、适用性、安全性的调查。调查以钦南区、钦北区田间管理机具为调查对象,采取现场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经过调查了解,钦南区和钦北区农机户普遍认为田间管理机具质量较好,机具性能稳定,作业效率较高。
监管措施:多部门联合督查
广西对微耕机质量的监管采取了多部门联合行动的方式。
2024年,自治区农机中心分别与柳州市柳南区、来宾市兴宾区农机部门联合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农机市场专项督查行动2次,共检查15家经销商139台机具,检查发现87台合格、52台不合格,由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违规企业限时整改,择期再次核查。
2024年,自治区农机中心及时处置农业农村部转来的微耕机质量投诉案件2起,在涉案地柳州市柳南区、来宾市兴宾区组织多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检查农机经销商15家、机具139台,封存不合格机具52台并责令经销商限期整改。群众诉求加强微耕机产品质量管理和市场整治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2025年3月14日,自治区农机中心与百色市市场监督管理、农业农村、农机等多部门在田阳区联合开展中耕机、微耕机等农机产品质量、销售等情况排查整治活动,共检查农机生产和销售企业13家、农机配件门店12家。重点排查是否按国家标准安装握持运行控制装置,是否是“三无”产品等。对非法产品进行造册登记、查封,对不能提供相关证照的机具,限期整改。
组织实施:周密计划与培训
广西对2025年微耕机质量调查工作进行了周密的组织和计划。
为确保2025年农机质量调查高效有序、保质保量完成,自治区农机中心制定印发了《2025年广西微耕机质量调查实施方案》,明确今年要完成140台微耕机质量调查的任务,对调查工作进度进行了详细安排;并于2025年6月29日—7月1日在南宁举办农机质量调查及投诉监督培训班,对全区农机质量调查员进行专业培训,以确保农机质量调查工作按时完成。
微耕机质量调查场景(二)
成果与影响:规范市场保障权益
通过多年持续的质量调查活动,广西微耕机市场得到了有效规范。调查工作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
微耕机质量调查场景(三)
调查活动有效净化了农机市场销售环境,保障了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调查,进一步规范了农机补贴产品质量管理,保障农户权益,推动农机装备水平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调查持续深入,广西农机部门不仅规范了农机市场秩序,更倒逼生产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
从自治区到市、县(市、区)的层层联动,从政府到用户的点面结合,广西正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农机安全保障网,让现代农业的根基更加稳固。多部门联合督查机制的形成,标志着广西微耕机质量监管已实现常态化和制度化。
“农机质量调查,是法律法规赋予农机主管部门的刚性任务,今年的微耕机质量调查是打通丘陵山区农机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保障。丘陵山区小农户众多,微耕机是其重要的生产资料投入,严把质量关,防止‘问题机’增加维修成本、耽误农时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是保护农民收益和生产积极性的直接体现。”自治区农机中心标准与信息化部部长吴军说。
来源 | 自治区农机中心
作者 | 李志农 孙勇军
编辑 | 孔悦然
审核 | 吴 军 柳景舒
往期回顾